1、国家电网充电桩招标主要以大功率直流桩为主,普通充电桩以交流桩小功率为主;
2、国家电网充电桩招标业绩经验等要求高,普通充电桩低;
3、国家电网充电桩招标集中,规模大。
装充电桩国家电网是负责招标,管理和维护的。
由国家电网负责招标,中标厂家施工,国家电网最后验收通过后,交付当地供电部门负责运营。
基本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2019年底,中国充电桩数量超120万个。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为55.8万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多张“新面孔”亮相
国网年度首次充电桩招标结果显示,本轮招标全部为直流充电桩,总量56.83万千瓦,价格较2015年基本稳定,约为每瓦1.4元。按此测算,招标总金额约8亿元。
本次中标结果涉及7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许继电气(15.18 -4.77%,买入)、国电南瑞(14.72 -1.41%,买入)、中恒电气(24.60 -1.17%,买入)、和顺电气(26.04 -3.45%,买入)、科陆电子(10.13 -2.03%,买入)、奥特迅(29.87 -1.74%,买入)和长园集团(14.10 -2.35%,买入)。其中,隶属国网体系的许继电气公司近期通过定增收购大股东资产,包括许继电源75%股权,后者主要从事电动汽车充换电配套设备等业务,目前该股权已交割至许继电气。
据银河证券估算,中恒电气份额稳定,2015年为6.7%,此次中标份额为5.9%,同比小幅下降,中标金额约为4700万元。公司参与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主要集中在充电站核心的充电机上。
长园集团、和顺电气、科陆电子3家上市公司首次入围国网招标,份额分别为4.4%、5.1%、4.6%,金额分别为3500万、4000万、3700万元。其中,和顺电气公司生产的动态消谐补偿综合电力设备已在唐山、扬州和大连等10多个已建成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中投入使用。
奥特迅于2014年中标,2015年未中标,今年重新中标,份额3.9%,金额约3100万元。公司和南方电网合作完成深圳大运中心、和谐两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及134个充电桩的设备供应。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的重点建设方向。新基建所覆盖的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七项:5G基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充电桩以及城际高速和轨道交通。伴随新能源车近年的高速发展,充电桩作为新能源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有望在“新基建”发力下加速发展。
同时国网对于充电桩的布局也在加码,2020重点工作任务中多次提到充电行业。重点工作任务中强调:“大力拓展专用车充电市场,积极推广智能有序充电,车联网平台接入充电桩100万个,覆盖80%以上市场和用户。
伴随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发展,充电桩市场快速增长。2014-2019年,中国充电桩数量经历了从3万个到121.9万个的爆发式增长,CAGR 110%;其中,直流充电桩占比约为16.2%,对应公共直流充电桩数量累计值达到28.3万个。
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滞后必将阻碍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成长。在确认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充电桩的建设量将快速提升,目前车桩比约为6:1,按照发改委和交通部的规划,充电桩目前仍存在200万根左右的缺口。
充电桩建设的大规模重启,将成为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新能源 汽车 行业整体持续快速发展。
根据功能划分,充电桩产业链从建设到运营涉及充电设备制造商、充电建设运营商、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商,国内充电产业链上的这几类从业者往往身份重合、同时涉足多个功能领域,一些硬件制造商目前也开始涉及建桩运营业务。其中,国电南瑞、许继集团、特锐德、奥特迅等设备制造商,以及比亚迪、特斯拉等电动 汽车 制造商是推动充电技术进步的主体。
2014年民间资本涌入充电桩行业后,尽管一些业务模式暂未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入、或者停留在实验和理论探讨阶段,但未来得益于电动 汽车 的快速放量,这些带有互联网思维的经营理念最终有可能迎来爆发,从而拓展充电桩行业的盈利模式和空间。
目前,随着互联网企业、 科技 公司、初创公司、以及诸多 社会 资本的介入,我国的充电桩行业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
在上一轮洗牌下剩下的运营商2019年开始加速充电桩建设。公共充电桩运营领域,特锐德、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三。截止2019年10月,全国规模化运营厂商(充电桩保有量≥1000个)22家,占充电桩保有量99.5%。前三大分别为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保有量33.3万个,占比69.6%,前十大保有量44.4万个,占比93.0%。其中特来电(特锐德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充电桩运营公司,市占率领先于同行,公共桩占比29%。
根据充电桩设备收入来计算,目前市场份额占比较高的公司包括国电南瑞、特锐德、易事特、万马股份等,国网充电桩建设大规模开启后,头部企业将率先受益。
从区域上来看,充电桩保有量基本与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和保有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排名最靠前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北京等,保有量均在5万以上。
充电桩是为电动 汽车 充电的专用电力设备,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模块等部分组成,一般具有电能计量、计费、通信、控制等功能。充电桩主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 汽车 充电。
按充电方式分,可分为直流桩和交流桩两类。交流桩:俗称慢充桩,需通过车载充电机为电动 汽车 充电,功率小,充电速度较慢,但成本低,多用于小区充电桩。直流桩:俗称快充桩,直接为电动 汽车 充电,功率大,充电速度快,但成本较高。
根据GGII数据,直流充电桩平成本为0.8元/W,以目前市场主流的60kW直流充电桩为例,其成本约5万元/个;其中,IGBT成本占比约为20%, 历史 充电桩统计中直流桩占比约为15%~18%,对应中国充电桩行业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10.5亿元;根据中国充电联盟预测值测算,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亿元。
充电桩主要零部件包括充电模块、主控制器、绝级检测模块、智能电表、刷卡模块、通信模模块、空气开关、主继电器和辅助电源开关等。
充电模块门槛较高,参与充电桩制造的上市公司中,以配电、UPS、电源系统等制造商为主,这些产品的特点是都涉及到了交直流转换和电能质量的控制,这与直流充电模块的核心技术本质上是相同的。
充电模块制造商,实际上都具有直流充电桩制造的核心优势。各个企业之间产品的主要差距,在于充电模块的转换效率。目前转换效率主要为94%-97%,均处于较高水平。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稍有差距,但是总体上看差距不大。
充电桩也是对功率半导体增长的驱动力之一。根据英飞凌的统计,一个100kW的充电桩需要的功率器件价值量在200-300美元。目前 汽车 充电桩的核心功率模块有两种:一种是采用IGBT芯片;另一种为采用MOSFET芯片。
国家能源局在《电动 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草案中提出,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将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中国产业信息研究院数据预计到2020年国内充电桩功率器件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5亿元。
超高功率快充有技术壁垒,目前全球掌握该技术的有特斯拉和onity,后者是保时捷、BBA等车企的供应商。
2019年,特斯拉已在全球建立1604座超级充电站,14081个超级充电桩,而2017年只有约800座超级充电站,5000多个充电桩,两年时间数量接近翻倍。中国地区,Tesla的充电网络已经覆盖了130多座城市,超充电桩数量已累计突破1700个,搭配超过2100个目的地充电桩。
受益于我国电动 汽车 充电桩规划、政府补助以及新能源 汽车 应用的快速增长,我国新能源 汽车 充电设施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新基建加速落地,充电桩的招标和建设主体回归国网,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后续地也有望延续或加强前期充电桩补贴,充电桩行业景气度在政策扶持下正逐步提升。
看深度行业研报,就到乐晴智库:www.767stock.com
微信公众号:乐晴智库精选
作为21世纪的实至名归的“基建狂魔”,中国在高速公路、铁路网建设上拥有世界领先的水平,建造了诸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三峡、北盘江大桥等世界一流的大型超高难度工程。一系列工程的启动,不仅拉动了内需,也让社会经济进入快速的时代。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老基建的作用逐渐减弱,对于基建投资来说,除了要有让人满意的速度,更需要契合时代的结构。
也就是最近频繁提及的新基建,包括大力发展5G、AI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
4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启动新一轮充电桩建设,计划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作为科技基础工程,充电桩建设不仅是为新能源车提供补充能源,同时也是车联网信息流的重要接口。
业内认为,国家加快充电桩建设,不仅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车型,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而且代表着中国技术不断探索发展,大功率充电、有序充电与电网的互动等新技术也在逐渐落地。
一方面,在疫情影响下,新能源汽车消费受阻,国家相继出台修改汽车准入办法和购置补贴延长两年等政策,同时也需要帮助消费者解决充电难、充电速度慢、续航能力低等问题,最大程度上消除消费顾虑,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据统计,截止今年1月,国内充电桩保有量为124.3万个,车桩比约为3.5:1,远低于规划的1:1。而根据初期预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在2025年达到700万辆,如果保持目前的充电桩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这也意味着国内的充电桩缺口依旧很大。
按照“新基建”规划,2020年将计划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到2025年建设超过3.6万个充换电站,以达到全国车桩比1:1。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以加大对充电桩建设项目的支持。
对于开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国网方面表示,目前已开工的项目对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产业链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开工项目计划建设充电桩2000余个,总设计充电容量109MW,能够为约1.2万辆商用、乘用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将直接带动汽车购置消费30亿元,刺激电源类产品、零配件生产制造、车后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需求。
此外,根据测算,国网在全年布局的充电桩项目将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超过2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链条长的特点,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新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充电桩建设大规模重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充电桩,行业机遇期显现,优质的产品智能化程度高,未来应该能更好打开市场。”业内人士如是说。
另一方面,因为汽车产业链比较长,电动汽车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又与能源转型结合起来,是国家大的发展方向。但从去年开始电动汽车市场方面受到一定挑战,滑坡也非常厉害。在疫情期间要拉动内需,‘新基建’的发展、充电设施建设就成为重要的方面。
今年3月,中央部署加快“新基建”建设,涉及的七大领域中包含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此后,该领域发展加速。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电网发力充电桩,一方面是“新基建”带来的“政治任务”。目前油价下跌和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使充电桩实现盈利难度加大,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两大电网承担起投资拉动内需的任务。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国企,充电桩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两大电网的业务关联性较强,能够推动电力事业发展,因此,其本身也有动力。
“建设量大了,布局也更合理。总的投资规模增加,包含充电设备、配套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必然带来建桩的招标量增加,相关企业也会从中受益。”业内人士分析说。
这就是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不同之处,新基建是与产业化应用配套推进的体系化,既承接了传统基建稳增长的属性,又具有助推创新、推动投资效率边际递增的功能。可以预见,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新基建”将持续发力,发挥稳经济和稳就业的效用,充电桩建设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采写 | 汽车有智慧 王得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区别是国家电网充电桩招标主要以大功率直流桩为主,供电局充电桩以交流桩小功率为主。
充电桩CAN协议通信作物理层测试,比如总线利用率、延时等。普通直流充电桩就不需要做这样的测试,致远电子可以做符合国网标准的充电桩测试系统,其测试设备参与了国网标准的指定。
国网充电桩需要做充电通信兼容性。
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按照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来计算, 未来十年我国充电桩建设将存在超6000万的缺口,预计国内的充电桩增速将在2025 年前后达到高峰,未来十年市场总投资金额将近万亿元。 充电桩的产业链包括上游设备商、中游运营商,以及下游整体解决方案商。
社长认为其中上游技术门槛不高,整体利润偏低,中游集中度较高, 中游充电桩运营是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行业产业链的核心,中长期业绩弹性将更为明显。
市值:279.5亿
2021年一季报净利同比增长121.15%
全资子公司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 汽车 群充电系统级智能充电站的建设及销售, 汽车 充电运营服务等。目前特来电的充电桩运营数量已超26万台,覆盖超334个城市,已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充电桩运营终端。 2019年,特来电充电桩运营数量已位居中国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市场的第一名。
运营业绩稳定增长,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截止20年底公司的新能源 汽车 、充电业务及其他营业收入为20.02亿,收入比例占26.98%,毛利率17.89%。截至2020年底,特来电全国范围内累计成立子公司127家、项目落地城市343个,上线运营公共充电桩20.7万个,累计充电量达到65亿度,注册用户超过380万。 公司继续保持市场第一的占有率、充电量第一的龙头地位, 2020年充电量超过27亿度,同比增长30%,近4年复合增长率达126%。
聚焦高技术产品开发 , 构建大数据平台。 公司具备国内领先的充电模块化和智能充电的自主研发优势,围绕群充类产品、大功率充电产品、自动充电产品等几大方向进行技术攻关。 目前特来电已获得160多项专利,创新出" 汽车 群智能充电系统",自主研发的箱变技术等 。此外通过六大商业模式,实现了设备控制和信息传递、业务运营和管理监控,构建了世界领先的"充电网、车联网、 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
市值:138.7亿
2021年一季报净利润增长31.44%
公司亮点: 国网充电桩招标最大中标者;参与了雄安新区的充电桩建设;充电柱类产品占营收9%。
市场份额占较大,加快充换电业务布局。布局充电站比较有实力的还是旗下企业,因此 许继电气占的市场份额比较大,其中许继电气占60%。截止20年末,公司电动 汽车 智能充换电系统业务营业收入为10.32亿,收入占比9.22%。 目前,许继电气打造的互联网+充电设施生态圈,已达到5万台充电桩规模,产品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公共直流充电桩中每8台就有1台来自许继电气,全国已有100多家充电服务运营商选择了公司的充电设备托管服务。
许继电气是第一批进入换电领域的,2011年成功完成对薛家岛公交车充换电系统的建设,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公交车换电站,运营至今已近有10年时间。
市值25.3亿
2021年一季报净利同比增长190.59%,业务营收占比47%
充电桩业务营收占比较大,招标购买公司有望受益。 公司电动 汽车 充电电源业务20年营业收入为1.26亿,收入占比47.33%。公司自2011年开始进行 汽车 直流充电模块的研发,目前有3.5kw、7.5kw、10kw、15kw、20kw系列共计40余款型号的产品。目前参与典型的项目有北京APEC会议中心充电站、首都国际机场充电站等项目。
目前国家电网成立充电联盟,对充电桩进行统一规格,以招标等形式购买硬件设备,逐步去规范硬件行业的发展。此外行业进入洗牌阶段,从主营业务占比来看,英可瑞充电桩业务占营收比例是最大的, 社长认为在新基建的短期加速下,有利于充电桩硬件的生产企业,预计会对英可瑞营收和净利将带来较大增长。
随着新能源 汽车 推广,以及充电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充电痛点的解决将促进充电桩使用效率提升、刺激投资规模加大。 社长预计充电桩有望进入建设大年,设备商及运营商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股票# #A股# #股市分析# #新能源 汽车 #
你看好哪个公司,评论区一起聊一聊[可爱]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你的操作依据!
欢迎来电
0571 89988158
周一 - 周五, 8:30 - 17:30
随时可以给我们发邮件
job158@189.cn,
我们会尽快回复.
欢迎来访
创业大厦1006室
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199号